不定型耐火材料的歷史較久,既有冶鐵和煉銅等工藝至今,就 用不燒耐火澆注料。進人二十世紀,特別是1916年荷蘭先燒制礬 土水泥,開辟了不定型耐火材料的新時期。依據不定型耐火材料 的特點和發展趨勢,可分成以下幾個轉型環節:
從 1916年開始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后期,主要選用水泥、水玻璃和磷 酸鹽等融合劑,與一般耐火骨料和粉料配制成不定型耐火材料,在 鍋爐、管式加熱爐、熱處理爐、乳鋼加熱爐、煙筒和熱工設施基本等 位置上,獲得廣泛應用,提髙了使用期,但襯體易脫落;
從六十年代中后期到七十年代末,設計規劃了硫酸鋁、聚氯化鋁、聚磷酸 鈉、鋁酸鹽水泥和粘土等融合劑,發明了耐火投射料、火焰噴補料、耐火可塑料和粘土融合耐火澆注料等大量優良品種,提升了 材料的高溫性能指標,提升了材料的施工方式,擴張了材料的運用 范圍。耐火可塑料是不定型耐火材料升級換代的關鍵標示,粘土融合耐火澆注料是不定型耐火材料中的一顆璀璨明珠。該料的開 發成功,產生了這一環節的特點,推動了軋鋼加熱爐爐型的升級, 基本擺脫了窯爐襯體脫落的缺點,有了明顯的經濟收益;
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迄今,選用復合融合劑、超微粉及效率外 加劑,用髙純礬土熟料、剛玉、莫來石、碳化硅和人造等原料,配制完成低水泥系類耐火澆注料、新技術耐火澆注料和新施工 法材料等優良品種,其特性是自融合、自燒結和自膨脹,特性明顯提升,運用范圍與燒成耐火磚基本差不多,已進人各類 高溫熔煉爐以及附屬熱工設施,并有了優良的應用效果。換句話說,選用超微粉工藝,開發低水泥系類耐火澆注料和新技術耐火澆注料等,并進人高溫熔煉爐,是這一階段的關鍵標示,也是將來的發展前景。